收取会员费非法集资会如何处罚?


在探讨收取会员费非法集资的处罚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非法集资的概念。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没有经过正规的许可,用承诺给好处的方式,向很多不特定的人收钱。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条对非法集资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我们判断相关行为是否属于非法集资提供了依据。当以收取会员费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时,就会涉及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方面,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十五条,如果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清退集资资金。对于非法集资人,由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处集资金额20%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非法集资人为单位的,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责令停产停业,由有关机关依法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刑事责任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所以,收取会员费非法集资的处罚涉及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具体的处罚会根据非法集资的金额、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陷入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