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专利罪判刑规定是怎样的?


假冒专利罪,简单来说,就是有人为了谋取利益或者其他目的,在没有得到专利所有者许可的情况下,假冒他人的专利,并且这种行为达到了一定严重程度,就构成了犯罪。 从法律条文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是一个关键判断标准。一般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形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是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就是通过假冒专利进行商业活动所涉及的资金总额;违法所得数额则是扣除成本后实际赚取的利润。比如说,某人假冒他人专利生产并销售产品,这些产品的总销售额达到了二十万元,或者扣除生产、运输等成本后,实际赚了十万元,就可能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 二是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这很好理解,就是因为假冒专利的行为,让专利权人在经济上遭受了五十万元以上的损失,像专利权人因为假冒产品抢占市场,导致自己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等情况。 三是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这种情况是指假冒了不止一项他人的专利,并且在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上达到了一定标准。 除了上述的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还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假冒专利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会有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涉及到假冒专利的嫌疑,当事人应该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主动配合调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和影响。要是确实构成犯罪,积极认罪悔罪、退赃退赔等情节,在量刑时也可能会被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