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是如何规定的?

我有个仲裁裁决,本以为能顺利执行拿到钱,结果遇到好多阻碍。现在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有哪些,法律又规定了什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展开 view-more
  • #仲裁执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仲裁裁决执行难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且棘手的问题。要理解其原因与对策,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仲裁裁决执行的基本概念。仲裁裁决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仲裁裁决权利人的申请,依法定程序将仲裁裁决的内容付诸实现的行为和程序。 仲裁裁决执行难存在多方面原因。从被执行方角度来看,一些被执行人为了逃避履行义务,会采取隐匿、转移财产等手段,导致执行法院难以查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例如,被执行企业可能会将资金转移到关联公司,使得法院无法顺利执行其财产。从法律规定方面,虽然我国法律赋予了执行法院多种执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新型的财产形式,如虚拟财产、网络知识产权等,执行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还不够完善,导致执行工作存在困难。另外,不同地区法院之间的执行协调机制不够顺畅,也会影响仲裁裁决的执行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了一系列对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有权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加强执行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通过这些系统,法院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和信用状况,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限制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促使其履行义务。 此外,各地法院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执行方式,如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等。同时,对于仲裁机构来说,也应当在仲裁过程中加强对当事人财产的保全措施,提高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 总之,解决仲裁裁决执行难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完善法律规定、加强法院执行能力建设、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等。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协作,才能有效提高仲裁裁决的执行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