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消灭的原因有哪些?
合同消灭,简单来说就是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合同对双方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合同消灭的常见原因:
首先是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也就是合同的债务人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得到实现。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向乙购买一批货物,乙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货物,甲也按照约定支付了货款,那么这个买卖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因履行而终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债务已经履行的,债权债务终止。
其次是合同解除。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比如甲乙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在租赁期内,双方协商一致决定提前终止合同。法定解除则是在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法定解除的情形。
再者是债务相互抵销。这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例如,甲欠乙10万元,乙又欠甲8万元,双方协商一致后,乙只需再支付甲2万元,这两笔债务就部分抵销了。《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
然后是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当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等情形发生时,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比如甲向乙交付货物,乙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甲就可以将货物提存。提存后,视为债务人已经履行了债务,合同关系消灭。《民法典》第五百七十条规定了提存的情形。
还有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从而使合同关系消灭。比如甲免除了乙的债务,那么乙就不需要再履行还款义务。《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
最后是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也就是合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合为一体,此时合同的权利义务自然终止。比如企业合并,原来两个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就因合并而消灭。《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六条规定,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债权债务终止。
总之,合同消灭的原因有多种,每种原因都有其相应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依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合同关系的终止问题。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旷工一天被辞退合法吗?
公司不景气裁员该怎么赔偿?
网贷拖欠13万还不起的话,究竟会面临哪些具体后果呢?
降级调岗是否违反劳动法?
民政局办理离婚时能否分割财产?
母公司债务子公司是否需要负责?
社保断缴了该怎么处理?
当期有利润但累计亏损时是否需要计提所得税?
红绿灯实线变道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电子营业执照怎么弄出来?
驾驶证换证照片是多少寸?
公益诉讼的法律适用有哪些问题?
消费开票对公司有什么好处?
失信被执行人退休后能否领取养老金?
国家对生第一胎有补助吗?
个人交社保和单位交社保退休金待遇是否一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有哪些内容?
企业经济性裁员后有哪些后续工作?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