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规对现役军人伤残的抚恤有哪些规定?


现役军人伤残抚恤是国家对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现役军人给予的物质上的抚慰和经济上的补偿。以下将详细介绍有关法规对现役军人伤残抚恤的规定。 首先,明确伤残评定的对象。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或者因病致残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这里的“因战致残”是指对敌作战负伤致残;“因公致残”是指在执行公务中致残;“因病致残”则是指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在服役期间患病,经医疗终结后符合评定残疾等级条件的情况。 其次,关于残疾等级的评定。依据《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的,享受抚恤;因病致残,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的,享受抚恤。该标准对不同的伤残情况和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以确保评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然后,说说抚恤待遇。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按照残疾等级享受残疾抚恤金。残疾抚恤金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因工作需要继续服现役的残疾军人,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发给残疾抚恤金。此外,残疾军人还享受一些其他的优待政策,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观游览等方面的优惠。 同时,对于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国家还会根据其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集中供养或者分散安置的保障。集中供养的残疾军人会被安置在专门的优抚医院或者光荣院等机构,享受全方位的照料和服务;分散安置的残疾军人则会获得一定的护理费,以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最后,在抚恤金的标准方面,残疾抚恤金的标准会根据残疾等级和残疾性质确定。一般来说,残疾等级越高,抚恤金标准也越高。国家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残疾抚恤金的标准,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水平。 总之,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为现役军人伤残抚恤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保障,旨在让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残疾军人能够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