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是怎样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是为了加强枪支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而制定的法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一些主要规定。 首先,明确了枪支的定义范围。该法所指的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像手枪、步枪、猎枪等都在其管理范围内。 其次,在枪支的配备和配置方面有严格规定。配备公务用枪,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审批。配置民用枪支的范围也有明确限定,比如经省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专门从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营业性射击场,可以配置射击运动枪支;猎民在猎区、牧民在牧区,可以申请配置猎枪等。并且,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相应条件,经过法定程序,取得枪支运输许可证件后,才可运输枪支。 再者,对于枪支的制造和民用枪支的配售也有严格管控。国家对枪支的制造、配售实行特别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制造、买卖枪支。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确定;配售民用枪支的企业,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严格的枪支日常管理措施。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必须明确枪支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应当有牢固的专用保管设施,枪支、弹药应当分开存放。对交由个人使用的枪支,必须建立严格的枪支登记、交接、检查、保养等管理制度,使用完毕,及时收回。持枪人员必须遵守一系列规定,如携带枪支必须同时携带持枪证件,未携带持枪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扣留枪支;不得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等。 最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单位非法从事枪支制造、销售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