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有什么规定?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给予的制裁措施。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行政处罚的相关规定。 首先,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简单来说,警告就是对违法者进行训诫;罚款是让违法者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就是把通过违法途径获得的财物收归国有;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件就是暂停或取消违法者从事特定活动的资格;限制从业则是在一定期限内限制违法者从事相关行业;行政拘留就是短期内限制违法者的人身自由。 其次,行政处罚的设定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而且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再者,行政处罚的实施要遵循法定程序。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给予更重的处罚。 最后,关于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诉讼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总之,行政处罚涉及到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关系,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无论是行政机关实施处罚,还是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