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是怎样规定的?


《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供用水管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制定的法规。下面为你详细解读相关规定。 首先,条例明确了适用范围。它适用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的供用水管理及相关活动。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实行由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构成的两部制水价,具体供水价格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在水量调度方面,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遵循节水为先、适度从紧的原则,统筹协调水源地、受水区和调水下游区域用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多年平均调水量、受水区年度用水需求和水源来水预测水量等进行编制。同时,当出现重大干旱、特大突发事件等情况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作出应急水量调度决定。 关于水质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调水沿线区域、受水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安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南水北调工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质监测。 用水管理上,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配置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和当地水资源,逐步替代超采的地下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改善水生态环境。用水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年度用水计划用水,不得擅自转让用水指标。 违反该条例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侵占、损毁、危害南水北调工程设施,或者在南水北调工程保护范围内实施影响工程运行、危害工程安全等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全面规范了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的各个环节,保障了工程的有序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