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两个月后会有什么结果?


逮捕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当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两个月后,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是两个月,但如果符合条件是可以延长的。 第一种情况,侦查终结。如果在这两个月内,侦查机关已经完成了对案件的侦查工作,掌握了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就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等。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第二种情况,侦查未终结需要延长羁押期限。如前文所述,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这里的案情复杂,通常是指案件涉及的犯罪事实较多、证据收集困难、犯罪嫌疑人涉及多个犯罪行为等情况。在延长的这一个月内,侦查机关会继续开展侦查工作,以查清案件事实。 第三种情况,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这意味着,如果在逮捕两个月后发现犯罪嫌疑人还有其他重要罪行,侦查羁押期限将重新计算,犯罪嫌疑人可能会继续被关押。 第四种情况,证据不足,释放犯罪嫌疑人。如果经过两个月的侦查,侦查机关发现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总之,逮捕两个月后具体会怎么样,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家属对案件进展情况不清楚,可以及时与侦查机关或检察机关沟通,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