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一系列权利,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权利。一是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二是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他们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三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哪个民族,都有权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参与诉讼。四是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五是对与本案无关问题的讯问,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其次是犯罪嫌疑人需要履行的义务。其一,接受侦查机关的合法调查和讯问,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其二,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接受逮捕、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其三,不得伪造、毁灭证据或者串供,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这些义务,可能会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甚至会加重其法律责任。 总之,了解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保障其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