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购房可能产生哪些风险?


借名购房指的是实际购房人因各种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出名人名下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风险。 从实际购房人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房屋产权确认风险。虽然实际购房人支付了购房款,但房屋产权登记在出名人名下,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从法律层面上,房屋的所有权属于出名人。如果出名人否认借名购房的事实,实际购房人可能需要通过复杂的法律程序来证明自己是实际出资人,要回房屋的产权。 其次是出名人的债务风险。若出名人对外负有债务,债权人有权要求法院对出名人名下的财产进行查封、拍卖以偿还债务。此时,实际购房人的房屋可能会受到牵连,即使实际购房人能够证明自己是房屋的实际出资人,也可能面临房屋被执行的风险。 再者是出名人擅自处分房屋的风险。出名人作为房屋的登记产权人,有权利对房屋进行出售、抵押等处分行为。一旦出名人擅自将房屋处分,实际购房人可能无法追回房屋,只能向出名人主张赔偿损失,但这也可能面临出名人无力赔偿的情况。 从出名人的角度来说,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实际购房人不按时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会追究出名人的违约责任,出名人的个人信用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如果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如发生安全事故等,出名人作为登记产权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降低借名购房的风险,实际购房人和出名人应签订详细的借名购房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实际购房人要保留好购房款的支付凭证、购房合同等相关证据。此外,还可以对借名购房协议进行公证,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借名购房行为可能违反一些政策规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在进行此类行为时需谨慎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