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买二套房会有哪些风险?


在探讨假离婚买二套房的风险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假离婚”这个概念。从法律角度来说,并不存在“假离婚”。只要夫妻双方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经法院判决离婚,婚姻关系就会合法解除,与“真离婚”产生的法律效果是一样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可能面临的风险。 财产分割风险是假离婚买二套房首当其冲的问题。夫妻在离婚时,通常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果在假离婚的协议中,对财产分割做出了不合理的约定,可能会导致一方利益受损。比如,夫妻双方为了买房,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后续若另一方反悔,不愿意复婚,那么另一方就可能失去该房产的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协议生效,想要重新分割财产是比较困难的,除非能证明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子女抚养方面也可能出现风险。在假离婚时,夫妻双方可能会对子女抚养权做出安排。但如果后续双方感情生变,无法复婚,那么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可能会独自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和压力。而且,子女抚养权的变更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这可能会给双方和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关于子女抚养权的变更,需要有正当理由,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等情况。 信用风险也不容小觑。假离婚买房可能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视为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如果被发现存在假离婚骗贷等情况,银行可能会拒绝发放贷款,并且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一旦个人信用受损,后续在办理其他金融业务,如信用卡申请、贷款购车等方面都会受到阻碍。 复婚困难也是常见的风险之一。在假离婚后,双方的感情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一方可能会不愿意复婚,或者在复婚过程中因为财产、子女等问题产生矛盾,导致复婚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原本的家庭关系可能会破裂,给双方和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最后,法律风险也需要重视。假离婚买二套房可能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比如,为了享受购房优惠政策而提供虚假材料,可能会被认定为欺诈行为,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伪造、使用虚假证明文件等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