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隐名投资及股权转让有哪些法律风险?

我参与了隐名投资,现在想把这部分权益转让出去。但我不太清楚这里面会有什么法律风险,也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我担心万一操作不当,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想了解隐名投资以及股权转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都有哪些。
展开 view-more
  • #隐名投资
  • #股权转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隐名投资和股权转让在商业活动中较为常见,但其中也蕴含着诸多法律风险。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来看看隐名投资的法律风险。隐名投资是指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以他人(显名股东)的名义出资,记载于公司登记材料中。其中一个主要风险是股东身份不被认可。在我国法律中,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通常以工商登记、公司章程等为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实际出资人若要显名,需要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这意味着,如果其他股东不同意,隐名股东的身份可能无法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其权益也就难以保障。 其次,显名股东可能擅自处分股权。显名股东在法律上被视为公司股东,有权对股权进行转让、质押等处分行为。而隐名股东虽然实际出资,但对外不具有股东身份,无法直接阻止显名股东的这些行为。一旦显名股东擅自处分股权,隐名股东只能依据与显名股东之间的代持协议要求赔偿损失,若显名股东没有赔偿能力,隐名股东的权益就会受损。 接着说说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一方面,转让方可能存在出资瑕疵的风险。如果转让方在出资时存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况,受让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让股权,可能会被要求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另一方面,股权转让还可能存在程序瑕疵的风险。股权转让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召开股东会、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等。如果转让方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转让,其他股东可能会主张转让行为无效。《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此外,还有可能存在股权权利存在瑕疵的风险。例如,股权可能已经被质押、冻结等。受让方在受让股权前,如果没有对股权的权利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可能会陷入不必要的纠纷中。若股权被质押,质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有权就该股权优先受偿,这会影响受让方的权益。 综上所述,隐名投资和股权转让都存在多种法律风险。在进行隐名投资和股权转让时,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完善的协议,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降低法律风险,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