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兄弟财产分割协议怎样书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农村兄弟财产分割协议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书写。 首先,协议的首部很关键。标题要明确写明“财产分割协议”或者“分单”“分产契约” 。还要详细列出参加析产的双方或多方共有人各自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同时注明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步是为了确定协议的主体是谁,确保是有权参与财产分割的人在签订协议。 其次是正文部分。一方面要说明分产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简要写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财产分割。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要写明具体分配(析产)方案,包括所分财产的名称、数量、位置等,清晰地写明每一个共有人分得的具体财产情况。要是分得的财产较多,要列出清单,分别予以说明,并在分单中具体标明清单属于分单的组成部分。这样详细规定财产分配情况,能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是尾部。立约人、见证人分别签字、盖章,并注明立约的时间。如果是律师代书,也应在分单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及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若律师代书并担任见证人的,要写明见证人身份。 从法律依据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在书写协议时,参与分割财产的兄弟都要是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是真心实意自愿达成这份协议(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不能违法违规,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良好习俗。 相关概念: 财产分割协议:共同财产共有人之间就各所有人应获财产份额进行分割,或者部分所有人从共同财产中分出自己的份额时所订立的文书。 代书人:受他人委托,代替他人书写文书的人。 见证人:对某件事情或行为进行见证的人,在协议签订场景中,见证协议签订过程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