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霸凌是怎么量刑的?


学校霸凌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法律层面,对于学校霸凌行为的量刑需要依据具体的行为性质、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下面为你详细分析不同情形下的量刑情况。 首先,如果霸凌行为仅造成轻微伤害,未达到犯罪程度,通常不会涉及刑事量刑,但可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比如同学之间偶尔的推搡、轻微殴打等,如果没有造成明显的身体损伤,可能会按照此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其次,若霸凌行为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的伤害,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比如霸凌者使用凶器将同学打伤,经鉴定达到轻伤标准,就会被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再者,若存在侮辱、诽谤等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霸凌者在学校里公然辱骂、诋毁同学,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此罪。 另外,对于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霸凌者,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相关规定。 总之,学校霸凌的量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当遇到学校霸凌事件时,受害者及其家属应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霸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共同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