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范围是什么?


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了解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范围,能帮助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损时,准确判断是否可以向消协寻求帮助。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范围主要围绕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与经营者发生的权益争议。这里的消费者,指的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而经营者,则是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主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投诉范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投诉。比如购买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变质、过期等情况;购买的电子产品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商家拒绝维修等。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 其次,消费者对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投诉。例如,在餐厅用餐时,遭遇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上菜速度过慢等问题;在酒店住宿时,发现房间卫生状况差等。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保证服务质量。 再者,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有异议的投诉。比如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如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禁止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 另外,消费者对虚假宣传的投诉也在受理范围内。如果商家通过广告、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可以向消协投诉。《广告法》等相关法律对虚假宣传也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投诉一般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民事纠纷。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等其他问题,消费者应及时向相关司法机关报案。同时,消费者在向消协投诉时,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购物凭证、服务合同、聊天记录等,以便消协更好地处理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