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二手房交定金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购买二手房交定金时,有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确认产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权是房屋的关键属性,这就好比是房屋的“身份证”。购房者一定要查看房产证上的产权人姓名是否与卖家的身份信息一致,并且要去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该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所以,确认产权登记信息是保障交易合法有效的重要前提。 其次,定金协议的内容要明确。定金协议是双方交易的重要凭证,它就像一份“约定书”。在协议中,要清楚地写明房屋的具体地址、面积、户型等基本信息,同时要明确定金的数额、交付方式以及违约情形和违约责任。比如,如果卖家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如果买家违约,定金不予退还。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因为协议内容不明确而产生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再者,定金的交付方式要规范。尽量选择银行转账的方式,并在转账备注中注明“购房定金”字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留下清晰的资金流向记录,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而现金交付虽然方便,但缺乏有效的证据证明,容易引发争议。 另外,要注意中介的资质和信誉。如果通过中介购买二手房,一定要查看中介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证书。同时,要了解中介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和信誉情况。因为中介在交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果中介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诚信行为,可能会给购房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对房地产中介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中介公司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为购房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最后,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在交定金的过程中,要妥善保管好定金协议、转账记录、收据等相关凭证。这些证据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日后出现纠纷,可以凭借这些证据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问题。 总之,购买二手房交定金时,购房者要保持谨慎,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