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杀人未遂会怎么判刑?

我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对方一气之下拿刀要杀我,幸好我反应快躲开了,后来有人及时赶到拦住了他。现在他被抓了,我想知道像他这种杀人未遂的情况,法律会怎么给他判刑呢?
展开 view-more
  • #杀人未遂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杀人未遂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关键在于‘故意杀人’以及‘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这两点。‘故意杀人’意味着犯罪人主观上有杀害他人的意图,而‘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则强调并非犯罪人主动放弃犯罪,而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杀人行为没有成功,比如被他人制止、被害人逃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杀人未遂的判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首先是犯罪动机,比如是因为一时冲动、报复心理还是其他原因而实施杀人行为。如果是因琐事一时冲动而杀人未遂,相对那些有预谋、动机恶劣的情况,在量刑上可能会轻一些。其次是犯罪手段,使用的凶器、实施的方式等都会影响量刑。使用危险程度高的凶器,如枪支、利刃等,或者采用残忍的手段实施杀人行为,通常会比使用相对温和手段的量刑更重。此外,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虽然杀人未遂,但已经对被害人造成了一定的身体伤害,那么量刑时会比未造成伤害的情况更重。 例如,甲与乙发生争吵后,甲一时冲动拿起水果刀刺向乙,乙及时躲避并被旁人拉开,甲未对乙造成实际伤害。这种情况下,甲的犯罪动机是一时冲动,手段是使用水果刀,未造成伤害后果,法院可能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结合其未遂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再如,丙为了报复丁,经过精心策划,使用枪支向丁射击,丁幸运躲过未受伤。丙的行为动机恶劣且有预谋,使用的是枪支这种危险凶器,即使未遂,也可能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幅度内,根据未遂情节适当从轻处罚。 总之,杀人未遂的判刑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各种情况,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