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无谅解书会怎么判刑?


在探讨醉驾无谅解书如何判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醉驾。醉驾,指的是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而判断是否处于醉酒状态,依据的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当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时,就会被认定为醉酒驾驶。 从法律层面来看,醉驾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危险驾驶罪。根据该法律条文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里的拘役,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也就是说,只要构成醉驾,不论有无谅解书,都要面临拘役的刑事处罚以及罚金。 谅解书通常是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并出具的书面文件。虽然它并非量刑的必备要素,但在司法实践中,谅解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现以及对被害人的弥补程度。有了谅解书,法官在量刑时可能会酌情从轻处罚。 然而,如果醉驾没有谅解书,法官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进行量刑。这些因素包括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酒精含量越高,通常表明醉酒程度越深,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越大,量刑可能就会相对较重;还有是否发生交通事故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如果醉驾导致了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那量刑肯定会比未发生事故的情况要重;另外,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也很关键,如果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也可能会对量刑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例如,小李和小张都因醉驾被抓,小李血液酒精含量为90mg/100ml,未发生事故且认罪态度良好,但没有取得谅解书,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处他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拘役并处罚金;而小张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50mg/100ml,还在醉驾过程中与其他车辆发生了轻微碰撞,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并且在被查获时态度恶劣,拒不配合调查,即便他也没有谅解书,法院很可能会判处他三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罚金。 所以,醉驾无谅解书的判刑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但可以明确的是,醉驾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后驾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