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起诉法院是否应该作出裁定?
我之前就一个纠纷向法院起诉过,后来又因为同样的事由再次起诉了。我不太清楚这种重复起诉的情况,法院会不会作出裁定呢?我想知道法院在这方面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相关的规定。
展开


在法律领域,重复起诉是一个需要明确界定和处理的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重复起诉。重复起诉指的是当事人基于同样的事实和理由,以相同的诉讼请求,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已经打过一次官司了,又用同样的事情和诉求去法院告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对于重复起诉的情况,法院是需要作出裁定的。如果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发现是重复起诉,就会裁定不予受理。要是在受理之后才发现属于重复起诉,就会裁定驳回起诉。 法院作出裁定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一方面,这维护了司法的既判力。既判力就是说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不能随意被更改。如果允许当事人随意重复起诉,就会破坏这种既判力,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这也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法院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重复起诉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会导致真正需要解决的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 所以,当遇到重复起诉的情况时,法院应当依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定,要么不予受理,要么驳回起诉。这样既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能维护司法秩序的正常运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