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撞了是否需要做三期鉴定?
我家老人被车撞了,现在病情稳定了。家里人在讨论要不要给老人做三期鉴定,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情况。做这个鉴定有什么用,不做又会怎样,会不会影响后续的赔偿?想了解一下老人被撞后到底需不需要做三期鉴定。
展开


在老人被撞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做三期鉴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三期鉴定。三期鉴定指的是对人体损伤后受伤人员的误工期、护理期和营养期的评定。误工期就是受伤后无法正常工作的时间,护理期是需要他人护理的时间,营养期则是需要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的时间。 做三期鉴定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涉及赔偿的问题上,误工期、护理期和营养期的确定对于计算赔偿金额起着关键作用。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有了三期鉴定的结果,就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护理费、误工费以及营养费的具体数额,从而保障受害者获得合理的赔偿。 然而,并不是所有老人被撞的情况都一定需要做三期鉴定。如果受伤情况比较轻微,双方对于误工期、护理期和营养期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不做鉴定也是可以的。比如老人只是皮外伤,休息几天就恢复正常,双方可以协商一个合理的赔偿金额。但如果受伤较为严重,双方对于三期的时间存在较大争议,那么做三期鉴定就很有必要了。因为鉴定结果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是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出的,在后续的协商赔偿或者诉讼过程中,能够作为重要的证据,帮助确定赔偿的具体范围和金额。 总之,老人被撞后是否做三期鉴定要综合考虑受伤程度、双方协商情况等因素。如果对三期时间有争议,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建议进行三期鉴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