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是否一定要划分责任?
我前几天开车的时候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点小碰撞,当时双方都觉得问题不大,也没想着划分谁的责任。但朋友说交通事故必须划分责任,不然以后可能有麻烦。我就想问问,交通事故真的一定要划分责任吗?
展开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划分责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这里明确了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划分,以便后续处理赔偿等事宜。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事故情节较轻,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并且愿意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的,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当事人可以自行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双方可以不经过交警部门来划分责任,而是通过自行协商解决问题。例如,两车发生轻微刮擦,双方都承认是自己的操作失误导致,且损失较小,就可以直接协商赔偿金额,然后各自离开。 然而,如果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者双方对事故责任存在争议,那么就必须由交警部门介入进行责任划分。交警会通过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调取监控等方式,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这是因为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专业的调查和认定,才能公平、公正地确定责任,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责任划分的结果也是后续进行保险理赔、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