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一次事件,前后两次诉讼算重复起诉吗?
我遇到了一个事儿,就发生了一次事件,但因为有些情况没处理好,进行了前后两次诉讼。我不太清楚这样前后两次诉讼算不算重复起诉,会不会不被法院受理,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上,判断前后两次诉讼是否属于重复起诉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重复起诉,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就同一事项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可能会浪费司法资源,也不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对于“发生一次事件,前后两次诉讼”是否算重复起诉,要具体分析。首先看当事人,如果前后两次诉讼的当事人不一样,那一般不构成重复起诉。比如前诉是甲告乙,后诉是丙告乙,当事人不同就不符合重复起诉的条件。 再看诉讼标的,它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前后两次诉讼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也不算重复起诉。例如第一次诉讼是基于合同纠纷,第二次诉讼是基于侵权纠纷,诉讼标的不同就不构成重复起诉。 最后看诉讼请求,如果后诉的诉讼请求跟前诉完全一样,或者后诉请求实质上是要否定前诉的裁判结果,那很可能就构成重复起诉。比如前诉要求对方支付货款,后诉又基于同一合同再次要求对方支付同样数额的货款,这就可能构成重复起诉。但如果后诉是基于新的事实提出了新的诉讼请求,那就不构成重复起诉。比如第一次诉讼只处理了部分货款,第二次诉讼是基于新发现的货物交付证据要求对方支付剩余货款,这种情况就不属于重复起诉。 总之,判断前后两次诉讼是否为重复起诉,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等多个因素,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