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难以认定的情况有哪些?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有时并非一目了然,存在一些难以认定的情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混同是常见的难以认定情形。比如,一方在婚前有一笔存款,婚后将该存款与婚后的收入存于同一账户,并且有频繁的资金往来和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但由于资金混同,很难分清哪些是婚前财产,哪些是婚后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证据,如银行流水、资金来源证明等,来证明财产的归属。 其次,知识产权收益的认定也较为复杂。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阶段性,创作过程可能跨越婚前和婚后。例如,一方在婚前开始创作一部作品,婚后才取得著作权并获得相应的稿费收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对于该稿费收入中,哪些部分是基于婚前创作所产生,哪些是婚后创作产生的,很难精确划分。法院在认定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创作的时间、创作的投入等因素。 再者,以他人名义购买的财产也会导致认定困难。比如,夫妻一方以父母或子女的名义购买房产,但实际出资和使用都由夫妻双方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从产权登记上看,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名下,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此时,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财产是夫妻共同出资购买且有共同使用的意愿。否则,在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时会面临较大的挑战。 另外,企业财产的分割也存在难点。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后参与经营企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复杂。企业的股权价值会随着经营状况的变化而波动,而且还涉及到其他股东的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企业的投资及其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分割时,要考虑企业的运营情况、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等因素,这使得夫妻共同财产中企业财产部分的认定和分割变得十分棘手。 最后,继承或受赠财产的认定也可能出现问题。如果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没有明确表明财产只归一方所有,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遗嘱或赠与合同表述模糊的情况,导致难以确定财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夫妻共同财产难以认定的情况多种多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