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并报警?

我开车上路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状况,不太清楚到底哪些情况是必须要保护现场并报警的。比如小刮擦要不要报,出了稍微严重点的事故又该怎么处理。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情形是明确规定要保护现场并报警的。
展开 view-more
  • #事故报警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一些特定情形时,当事人有责任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公共秩序,也是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规定。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第一种情形是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这意味着,如果开车的人没有合法的驾照,或者开的车和他驾照允许开的车型不一样,出了事故就得保护现场并报警。比如说,某人只有C1驾照,却开着大型客车出了事,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种情形是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饮酒驾车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服用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后驾车也会严重影响驾驶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一旦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事故,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并报警。例如,司机酒驾撞车后,就应当这样做。 第三种情形是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校车和旅客运输关乎众多人的生命安全,超员、超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如果因此发生事故,必须保护现场并报警。比如,一辆满载乘客的客车严重超速后发生碰撞事故,就符合这种情形。 第四种情形是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无号牌或者使用假号牌的机动车本身就存在违法情况,发生事故后保护现场并报警是必要的。例如,一辆挂着伪造号牌的汽车出了事故,当事人就应按规定处理。 第五种情形是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如果车辆因为事故无法移动,为了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当事人要保护好现场并报警。比如,车辆严重受损无法启动的情况。 第六种情形是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在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一方擅自离开现场,另一方当事人应保护好现场并报警,以防止后续出现责任认定不清等问题。 第七种情形是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故意造成事故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保护现场并报警可以让警方及时介入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总之,在上述这些情形下,当事人保护现场并报警是法定的义务,这对于准确认定事故责任、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