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情形不能进行劳动仲裁?

我和公司有点纠纷,本想申请劳动仲裁,但听说有些情况不能仲裁。我不太清楚到底哪些情形不能仲裁,怕自己白跑一趟,所以想了解下,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仲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通过劳动仲裁来处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不能进行劳动仲裁的情形。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争议通常不能进行劳动仲裁。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这类纠纷主要涉及住房政策和公有住房的产权转让等问题,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因此不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因为劳动仲裁主要处理的是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而公有住房转让纠纷与劳动关系没有直接关联。 其次,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也不能进行劳动仲裁。社会保险金的发放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的,这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如果劳动者对社会保险金的发放有异议,应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途径来解决,而不是劳动仲裁。例如,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养老金发放金额有误,应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其重新核定,如果对结果仍不满意,可以通过行政途径解决。 再者,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也不在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内。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之间通常是一种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接受劳务的一方提供劳务服务,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的民事关系。根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这类纠纷一般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比如,雇主认为家政服务人员没有按照约定完成服务工作,双方可以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 最后,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同样不能进行劳动仲裁。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一种师徒或者雇佣关系,这种关系与典型的劳动关系有所不同。他们之间的纠纷通常也按照民事纠纷处理,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协商、调解或者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例如,学徒认为师傅没有按照约定传授技艺,双方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学徒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了解不能进行劳动仲裁的情形,有助于当事人在遇到纠纷时选择正确的解决途径,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