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我是一家小规模企业的会计,之前没处理过增值税会计分录,不太清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会计分录该怎么做。想了解下在不同业务场景下,比如销售货物、缴纳税款时,具体的会计分录要怎么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小规模纳税人的概念。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这里的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接下来,我们看看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会计分录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处理方式。 当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时,会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假设某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一批货物,取得含税收入10300元,征收率为3%。先计算不含税销售额,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征收率),即10300÷(1 + 3%) = 10000元,增值税额 = 10000×3% = 300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03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 然后是缴纳增值税时,在实际缴纳税款后,根据完税凭证等相关资料进行会计处理。接上例,当该小规模纳税人缴纳这300元增值税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贷:银行存款 300。 另外,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销售退回等情况,需要冲减相应的收入和增值税。假设上述销售货物有部分退回,退回金额为2060元(含税),先计算退回部分的不含税金额为2060÷(1 + 3%) = 2000元,增值税额为2000×3% = 60元。此时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60;贷:银行存款 2060。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