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盗窃罪时应该注意哪些特殊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盗窃罪时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关于盗窃财物价值的计算。盗窃罪的定罪和量刑通常与盗窃财物的价值相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例如,盗窃的是一件古董,没有明确的价格标签,这时就需要专业的估价机构来确定其价值。 其次,对于一些特殊物品的盗窃认定也有特殊规定。比如盗窃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盗窃罪论处。因为商业秘密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属性,其保护适用专门的法律规定。 再者,关于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多次盗窃是指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这些情形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都构成盗窃罪。 另外,盗窃未遂的认定也有特殊之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盗窃目标的,或者以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即使盗窃未遂,也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对于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这体现了法律在处理家庭内部盗窃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家庭关系和社会伦理等因素。 总之,认定盗窃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准确判断。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涉及盗窃罪认定的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