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补偿范围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征收补偿范围的确定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首先,从征收对象上看,主要分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集体土地征收,不同的征收类型,补偿范围有所不同。 对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补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这是补偿的核心部分,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通俗来讲,就是根据房屋的市场价值、面积、位置等因素来确定补偿金额。二是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搬迁补偿是指因征收房屋导致被征收人需要搬迁而产生的费用,比如搬运家具、设备等费用;临时安置补偿则是在房屋被征收后,被征收人需要临时找地方居住所产生的费用,一般按照被征收房屋的面积等因素来计算。三是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如果被征收的房屋是用于生产经营的,那么征收可能会导致停产停业,从而给被征收人带来经济损失,这部分损失也需要给予补偿,通常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 对于集体土地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补偿范围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权的补偿,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安置补助费是为了安置因土地征收而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而给予的补助费用;农村村民住宅的补偿,要遵循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用,是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农作物等的补偿,其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综上所述,征收补偿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不同的征收情形有不同的补偿规定。被征收人在面对征收时,要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合法权益,确保征收补偿合理、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