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真实的国家机关证件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之前不太懂法,帮人转手了几个国家机关证件,现在心里有点害怕,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已经构成犯罪了。我想了解下买卖真实的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我这种情况会不会被立案处理呢?
展开


买卖真实的国家机关证件罪,是指非法买卖国家机关制作的证件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国家机关证件是指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职务、权利义务关系或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像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都属于国家机关证件的范畴。买卖则是指购买或者出售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不管是为了自己使用,还是转手获利,都可能构成此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实施了买卖真实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予以立案追诉。不过,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认为是犯罪。比如,偶尔买卖一次证件,且该证件对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造成的损害较小,可能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多次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或者买卖的证件数量较多,又或者因为买卖证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导致国家利益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等,就会被认定为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所以,一旦涉及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需要谨慎对待。如果已经实施了相关行为,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主动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争取从轻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