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调整的标准是什么?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里面约定了违约金。现在出现了违约情况,感觉这个违约金要么太高,要么太低,不太合理。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违约金调整的标准是怎样的,依据什么来判断该调高还是调低,调的幅度又该怎么确定呢?
展开


在法律领域,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而违约金调整标准在实际合同履行中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这就为违约金调整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当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时,守约方可以请求增加。这里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因违约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减少,比如货物的损坏、货款的未收回等。间接损失则是指失去的可以预期取得的利益,像因对方违约导致错过的商业机会所损失的利润。 而判断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司法实践中会将违约金与实际损失进行比较。如果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通常会被认定为“过分高于”。不过这不是绝对的标准,法院或仲裁机构还会考虑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因素。例如,如果违约方是故意违约,且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合同目的的实现,那么即使违约金稍高于损失,也可能不会进行大幅度调整。 此外,在调整违约金时,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秉持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在调整违约金时,要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不能让一方因违约金调整而获得不合理的利益,也不能让另一方承担过重的责任。诚实信用原则则要求当事人在主张调整违约金时,要如实陈述事实,不能故意隐瞒或歪曲情况。 总之,违约金调整的标准是一个复杂的判断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据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违约金数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