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买卖国家公文证件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买卖国家公文证件在什么情况下会被立案。之前听说有人因为买卖这类东西被抓了,我就有点担心,想搞清楚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就会触发立案,比如是涉及的公文证件数量,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希望能有个明确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公文买卖立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买卖国家公文证件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这里所说的国家公文,是指国家机关制作的,用以联系事务、指导工作、处理问题的书面文件,像命令、指示、决定、通知、函电等。国家证件则是指国家机关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比如结婚证、工作证、护照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买卖国家公文证件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只要实施了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也就是说,不管买卖的数量多少,只要有这个买卖行为,就可以立案。不过,在实际司法操作中,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能不认为是犯罪。例如,只是偶尔买卖一份无关紧要的国家公文且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有可能不按犯罪处理,但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一般情况下,一旦涉及买卖国家公文证件,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