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破产时资产变现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我所在的国有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现在进入资产变现阶段。我不太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国有企业破产时资产变现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首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产估值不准确。在国有企业破产资产变现中,资产估值是关键的第一步。然而,由于资产种类繁多,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价值评估难度较大。而且,市场波动、评估方法选择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估值不准确。例如,一些企业的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可能因市场行情变化而价值波动,若评估时未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就会使估值与实际价值偏离。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在破产清算时,应当进行资产评估,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评估不规范的情况。
二是变现渠道有限。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要快速且合理地变现并非易事。常见的变现渠道如拍卖、协议转让等,可能存在受众范围狭窄、信息传播不充分等问题。部分优质资产可能因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合适的交易平台,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从而影响变现效率和价格。
三是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破产资产变现涉及到职工、债权人、股东等多方利益。职工关心自身的安置和权益保障,债权人希望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股东则关注剩余资产的分配。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例如,在资产变现资金分配时,可能出现职工安置费用与债权人清偿顺序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