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权转让程序及原则是什么?


国有股权转让是指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国家持有的股权进行转让的行为。它对于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股权转让的程序较为复杂,需要遵循严格的步骤。首先是内部决策阶段。转让方需要按照企业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审议,形成书面决议。这就好比一个家庭要处理一项重要资产时,家庭成员需要坐下来商量并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事项需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因此内部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接下来是清产核资和审计。转让方要组织清产核资,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进行全面清查,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这一步就像是给企业做一次全面的体检,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在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前,必须进行清产核资和审计。 然后是资产评估。转让事项经批准后,要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确定转让价格的重要依据,就像给一件商品定价前要先了解它的价值一样。根据规定,评估报告要报经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 之后是信息披露和征集受让方。转让方需通过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信息披露,广泛征集受让方。这就像是在市场上发布一个出售信息,吸引有兴趣的买家。征集到的受让方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最后是签订转让合同和产权登记。确定受让方后,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转让合同,完成交易后,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使股权的转让得到合法确认。 国有股权转让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一是等价有偿原则。这意味着在转让过程中,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不能随意低价转让国有股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民法典》中的公平原则也为等价有偿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整个转让过程要公开透明,让所有潜在的受让方都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保证交易的公正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都强调了这一原则,以防止暗箱操作和不正当竞争。 三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转让国有股权要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这是国有股权转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保障国家利益的体现。 总之,国有股权转让程序严格且原则明确,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和要求。转让方在进行国有股权转让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原则进行操作,以确保转让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