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是什么?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简单来说,就是在劳动合同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一般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首先来了解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企业很好理解,像各类工厂、公司等都属于企业范畴,它们有独立的经营资格和用人需求,能够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个体经济组织通常是指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比如街边的小餐馆、小商店等,这些个体工商户为了经营需要招聘员工时,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民办非企业单位则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例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它们在用人时也能成为劳动合同的主体。此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这意味着这些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同样是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接着看劳动者。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我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所以,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年龄要达到十六周岁以上。同时,劳动者要具备劳动能力,能够胜任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
明确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非常重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要确保自己有合法的用人资格,并且在招聘员工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与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而言,要确认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避免与不具备合法资格的主体签订合同,以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只有双方主体都符合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欠了网贷78万到底会有多严重?
离婚诉讼期间对方不让见孩子该怎么办?
未成年人被性侵要求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监狱汇款单收款人该写服刑人还是警官?
交管服务厅是否可以办理驾驶证满期换证?
男方婚前全款买的房子,离婚时怎么处理?
交警退居二线会被安排在什么岗位?
男人不顾家是否可以起诉离婚?
死刑缓期是多少年?
违背男性意愿罪判缓刑的条件和流程是怎样的?
足浴店发生性骚扰可以起诉吗?
离婚后需要冷静多久?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区别是什么?
机动车方作为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标准是什么?
2024年协议离婚后房子怎么办理过户手续?
未成年人会当庭释放吗?
房屋租赁合同遇到拆迁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里面是否包含工资条款?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