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外地人是否可以在当地法院起诉?
我和一个外地人有经济纠纷,对方一直拖着不还钱。我不想去他所在地的法院起诉,路途遥远很麻烦。我想在我当地的法院起诉他,不知道合不合法,所以来问问起诉外地人能不能在当地法院起诉呢?
展开


在日常生活中,当与外地人产生纠纷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很多人会有能否在当地法院起诉的疑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管辖法院的概念。管辖法院指的是在法律上规定的,对某一案件有权力进行审判的法院。不同类型的案件,其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也不一样。 对于一般的民事案件,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这一原则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该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起诉外地人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去起诉。比如,甲是A地人,乙是B地人,甲要起诉乙,正常是要到B地的法院起诉。 不过,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在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中,是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的。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履行地在原告所在地,那么原告可以在当地法院起诉。假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在甲所在的A地履行,之后因合同产生纠纷,甲就可以在A地的法院起诉乙。 再比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条规定,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要是甲老人的几个子女分别在不同地方,甲老人追讨赡养费,就可以在自己所在地的法院起诉所有子女。 所以,起诉外地人是否能在当地法院起诉,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先明确案件的类型,再对照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确定管辖法院。如果自己无法确定,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向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员询问,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顺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