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办法。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您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市场开办者的义务。市场开办者就像是市场的大管家,需要履行一系列责任。比如,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责任,定期对入场销售者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等。依据该办法,市场开办者如果未履行这些义务,将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其次,对于销售者来说,也有诸多要求。销售者要保证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如果销售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同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再者,在食用农产品的贮存和运输方面,也有规定。贮存、运输食用农产品,应当使用安全无害的容器、工具和设备,保持清洁,防止污染,并符合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用农产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此外,办法还规定了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他们有权采取进入销售场所实施现场检查等措施,来保障食用农产品市场的质量安全。 总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涵盖了从市场开办者、销售者到贮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规定,对于保障我们“舌尖上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遵守这些规定,不仅是为了避免受到处罚,更是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