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涉及到的事情发生时间和民法典实施时间有差异,不太清楚该用之前的法律还是民法典来处理。想了解下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遇到这种时间差的情况到底该依据什么法律来解决问题。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明确了民法典的时间效力问题。
时间效力是指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也就是什么时候开始生效、什么时候失效,以及对生效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简单来说,就是判断某个案子该用旧法还是民法典来判。
关于生效和失效时间,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废止。这意味着从2021年1月1日起,这些旧的法律就不再适用,相关的民事案件都要按照民法典来处理。
而对于溯及力问题,一般情况下,民法典是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的。根据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不过,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比如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如果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仅有原则性规定而民法典有具体规定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可 以依据民法典具体规定进行裁判说理。这些规定既保证了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能让民法典在合适的情况下发挥其新的规范作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