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折旧摊销额是怎么回事?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时,看到税收的折旧摊销额这个概念,不太明白它具体指什么。它和普通的折旧摊销有什么不同,在税收方面有什么规定和作用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税收的折旧摊销额是一个在税务领域十分重要的概念。我们先来解释一下折旧和摊销。折旧一般是针对固定资产而言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技术进步等原因,其价值会逐渐降低,这个价值降低的过程就是折旧。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它的性能会下降,价值也会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就以折旧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摊销通常是针对无形资产,像企业购买的专利、商标等,它们的价值也会在一定期限内逐步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中,这个过程就是摊销。 从税收角度来看,税收的折旧摊销额就是税法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行扣除的金额。税法对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年限等都有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同时,该法第十二条也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摊销额,可以在税前扣除,这意味着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会减少,从而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会相应减少。所以,正确计算税收的折旧摊销额,对于企业合理降低税负、准确计算应纳税额非常重要。不过,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计算折旧摊销额,否则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