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如何合理避税?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而合理避税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法的手段减少纳税额。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税务方面的规划。 税务筹划合理避税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发展,会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评估自身是否符合这些政策要求,若符合就可以申请享受相应的优惠。 其次是合理安排成本费用扣除。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企业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列支这些成本费用,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税负。例如,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各期的折旧额,进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再者,对于个人而言,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也是一种合理避税的方式。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申报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需要强调的是,税务筹划合理避税必须是合法合规的,与偷税、漏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漏税是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会面临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以及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