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中有哪十种精神损害赔偿?

我最近遇到点事儿,感觉精神上受到了伤害,听说民法里有精神损害赔偿这回事,还说有十种情况可以要求赔偿。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十种,想了解下,要是我符合情况,也能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view-more
  • #精神赔偿
  • #民法规定
  • #人格权益
  • #侵权责任
  • #损害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领域,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受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十种精神损害赔偿情形: 首先是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当他人的行为侵犯了我们的生命、健康或者身体,给我们带来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时,就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比如交通事故导致身体残疾,受害者不仅承受身体伤痛,还可能因生活改变产生精神痛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其次是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这些权利属于人格权范畴,若被侵犯,可能会使权利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内心产生痛苦。例如,恶意丑化他人肖像并公开传播,就侵犯了肖像权,权利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这也是《民法典》人格权编所保护的内容。 接着是侵害人身自由权、隐私权。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泄露他人隐私,会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比如非法拘禁他人,或者偷拍他人隐私部位并传播,受害人可依据相关法律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然后是侵害死者人格利益。对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进行侵害,会伤害到死者近亲属的感情,近亲属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有明确规定。 第五是监护权被侵害。监护权是对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如果他人的行为导致监护权无法正常行使,给监护人带来精神痛苦,监护人可以要求赔偿。 第六是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到侵害。比如祖传的珍贵照片、具有特殊意义的定情信物等,因侵权行为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物品所有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第七是性骚扰。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会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受害者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这在《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来保护受害者权益。 第八是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这种行为破坏了监护关系,给监护人和被监护人都可能带来精神上的伤害,相关人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九是婚姻关系中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有体现。 最后是医疗损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造成严重精神痛苦的,患者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来确定赔偿责任。 总之,精神损害赔偿旨在对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进行抚慰和补偿,当我们遇到上述情形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