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购房预购书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


签订购房预购书需要注意多方面的事情,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预购书的性质。购房预购书是买卖双方就房屋买卖相关事宜进行初步约定的文书。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与正式的购房合同有所不同。从法律层面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购房预购书通常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其次,要关注预购书中的关键条款。1. 房屋基本信息。要仔细核对房屋的地址、面积、户型等信息,确保与自己实际想要购买的房屋一致。这是因为如果信息有误,可能会导致后续交易出现纠纷。例如面积误差可能会影响房屋的总价和实际使用。2. 价格条款。明确房屋的单价、总价以及付款方式和时间。对于付款方式,要了解是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还是贷款付款。如果是贷款付款,要明确贷款的额度、年限等相关问题。同时,要注意价格是否包含了各种税费等费用。3. 定金条款。定金是预购书中常见的一项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在签订预购书时,要明确定金的数额、交付方式以及退还条件等。如果购房者违约,定金可能不予退还;如果开发商违约,要双倍返还定金。 另外,要注意预购书中的违约责任。明确双方在何种情况下构成违约以及违约后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如果开发商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房屋,或者购房者未能按时支付款项等情况,都应该有相应的违约责任规定。这样可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纠纷时无法可依。 最后,要查看开发商的相关资质。包括开发商的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只有具备这些合法资质,开发商才能合法地进行房屋销售。如果开发商资质不全,可能会导致房屋无法正常交付或者无法办理产权证书等问题。总之,签订购房预购书是购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定要谨慎对待,仔细阅读每一项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