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是怎样的?
我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现在涉及赔偿问题,听说需要做司法鉴定。但我不太清楚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鉴定的流程是什么,鉴定的内容有哪些,鉴定结果有什么作用等,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是指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人员,运用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对交通事故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从法律依据来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内容较为广泛。比如,车辆技术鉴定,主要是对事故车辆的安全性能、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进行检测,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故障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还有法医鉴定,包括对伤者的伤残程度、损伤原因、损伤时间等进行鉴定,这对于确定赔偿金额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痕迹鉴定,通过对事故现场的车辆痕迹、路面痕迹等进行分析,判断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行驶状态、碰撞位置等。 司法鉴定的流程一般如下:首先是委托,通常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委托,但自行委托的鉴定结果可能在证据效力上存在一定差异。然后是受理,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后,会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接着进行鉴定,鉴定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方法对委托事项进行检验、分析等。最后出具鉴定报告,鉴定报告中会明确鉴定的结论和依据。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结果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鉴定结果来划分事故双方的责任。同时,也是受害者获得合理赔偿的重要支撑,伤残鉴定等级等结果直接影响赔偿的数额和项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