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遵守哪些规定?
出了交通事故,我受伤了,现在打算去做伤残鉴定。但不太清楚这其中有什么规定要遵守,比如时间上有没有要求,要准备哪些材料,走什么样的流程等等,希望能有人详细说说。
展开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遵守多方面规定。 首先是鉴定时间方面,法定鉴定时间是治疗结束后,大多数人在事故发生后3到6个月进行伤残鉴定。因为伤残的鉴定要等到临床治疗结果稳定后,像脑损伤、神经功能或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则需要更长时间,最长可达6个月以上。《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 其次是所需材料,一般需要残疾评估申请表;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CT、x光片的诊断报告;外科病例;身份证和户籍证明等。 再者是鉴定程序,一方面可以由被评定人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等材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另一方面也可以当事人委托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提供鉴定需要的材料并缴纳鉴定费用,之后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鉴定,最后领取伤残鉴定报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规定,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由当事人自行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评定、评估 。 另外,《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相关信息。总之,遵守这些规定才能确保伤残鉴定合法有效,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