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有哪几个阶段?


交通事故调解通常有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受理调解阶段。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这里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会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就会受理该调解申请,并告知各方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张三和李四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愿意调解,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交管部门审查后决定受理,就会通知他们具体的调解时间和地点。 其次是调解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交通事故的事实、证据等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整理。他们会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材料,包括事故现场的勘查记录、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车辆检验报告等。同时,会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车辆信息等进行确认,确保调解的主体准确无误。并且,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确定调解的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 然后是正式调解阶段。调解过程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首先会向双方当事人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责任认定依据,让双方对事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接着,双方当事人可以各自陈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包括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调解人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对双方的诉求进行分析和评判,引导双方进行合理的协商。例如,对于赔偿金额的问题,调解人员会参考相关的赔偿标准和实际损失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最后是调解终结阶段。如果双方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了一致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会明确双方达成的各项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履行期限等。双方当事人需要在调解书上签字确认,调解书生效后,双方就应当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经过调解,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比如,王五和赵六在调解时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始终无法达成一致,那么交管部门就会终结调解,他们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