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构成的两个要件是什么?
我想了解行政违法方面的知识。最近遇到了一些涉及行政行为的事情,不太确定是不是构成行政违法。我想知道行政违法构成的两个要件具体是啥,这样我就能判断遇到的情况属不属于行政违法了。
展开


行政违法指的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要判定一个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违法,通常需要考虑两个关键要件。 首先是违法主体要件。行政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这里的行政主体涵盖了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简单来说,就是只有这些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或组织,它们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比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进行市场监管过程中,如果其作出的行政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就可能构成行政违法。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明确了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其次是主观过错与客观违法要件。从主观方面来看,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违法行为时通常要有过错,这里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就是行政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仍然去实施;过失则是行政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违法,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客观方面来说,行政主体必须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也就是说,行政主体的行为必须是违反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例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这就属于客观上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了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和纠正机制,以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行政违法构成的两个要件,违法主体要件明确了哪些主体的行为可能构成行政违法,主观过错与客观违法要件则从行为主体的主观状态和行为的客观表现两个方面来判断是否构成行政违法。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要件,才能认定一个行为属于行政违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