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离婚有哪些类型,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和伴侣为了买房办了假离婚,想着之后再复婚。但我心里一直不踏实,不清楚这种虚假离婚有哪些类型,也不知道会有啥法律后果,会不会影响我们之后复婚,或者在财产、债务方面产生问题,想了解清楚。
展开


虚假离婚通常指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如获取购房资格、逃避债务等,而假意办理离婚登记的行为。从实践来看,虚假离婚主要分为通谋离婚和欺诈离婚两种类型。 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比如夫妻为了享受首套房优惠政策而商量先离婚,等买完房后再复婚。欺诈离婚,则是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比如一方为了摆脱婚姻关系,欺骗另一方假离婚,离婚后却不再复婚。 关于虚假离婚的法律后果,需要明确的是,只要是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或者经人民法院调解、判决离婚,婚姻关系就已经合法解除,并不因双方的“虚假”意思而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条规定,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讲,一旦离婚手续完成,双方就不再是夫妻关系。 在财产分割方面,如果在离婚协议中对财产进行了分割,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即使是虚假离婚,双方也需要按照协议执行。如果一方事后反悔,想要重新分割财产,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法律支持。除非能证明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 在债务承担方面,夫妻在离婚时对债务的约定,只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仍然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此外,虚假离婚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等风险。比如通过虚假离婚骗取购房资格、社保待遇等,可能会被相关部门追究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