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在性质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合同里有违约金的条款。我不太清楚违约金在性质上都能分为哪几类,不同性质的违约金有什么区别,对我在合同中的权益有啥影响,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违约金在性质上主要可以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是指在一方违约后,守约方因违约行为遭受的损失能通过违约金得到补偿。它的目的主要是弥补损失,相当于对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进行一种预先约定的赔偿。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延迟交货给买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双方事先约定了赔偿性违约金,那么违约方支付的违约金就是为了补偿买方的这些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赔偿性违约金就属于赔偿损失的一种方式。 惩罚性违约金则更侧重于对违约方的惩罚。即使守约方没有遭受实际损失或者损失小于违约金数额,违约方也需要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这种违约金带有一定的制裁性质,以确保合同的严格履行。例如,在一些合作协议中,双方约定了较高的惩罚性违约金,就是为了约束双方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对惩罚性违约金作出定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违约金的数额明显高于实际损失,且当事人主张违约金具有惩罚性质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断是否支持。 在实际合同中,区分这两种性质的违约金很重要。当发生违约情况时,守约方可以根据违约金的性质和自身的损失情况来合理主张权利。同时,对于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当事人也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或者增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