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有哪几种模式?


工程承包模式指的是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为了完成工程项目而采取的合作方式。不同的承包模式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等内容。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工程承包模式。 第一种是平行承发包模式。这种模式下,业主会把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等不同阶段的任务,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承包商。例如一个大型商业建筑项目,业主可能把设计工作发包给一家设计公司,把基础工程发包给一家基础施工企业,把主体结构施工发包给另一家建筑公司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这种模式有利于业主选择优秀的承包商,但也增加了业主管理协调的难度。 第二种是施工总承包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业主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家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如一个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业主将所有的施工工作交给一家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总承包单位要依据合同和相关规范完成施工任务。它的优点是业主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小,但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其能力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 第三种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它涵盖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比如一个化工项目,工程总承包商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始,到设备采购,再到施工建设,全程负责。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的深度融合,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但对总承包商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还有一种是联合体承包模式。由多家承包商联合起来,以一个联合体的名义与业主签订合同,共同承担工程项目。像一些大型桥梁项目,一家企业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几家有不同专长的企业就会组成联合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这种模式可以整合各方优势,但联合体内部的协调管理也比较复杂。 总之,不同的工程承包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业主和承包商需要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技术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承包模式,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