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它能让受伤职工及时获得相应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那么,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认定为工伤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首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的“工作时间”就是职工正常的上班时间,“工作场所”是职工工作的地点,“因工作原因”则强调了伤害与工作之间的直接关联。比如,一名工厂工人在操作机器时,因为机器故障导致手部受伤,这就符合这种情况。
其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像在上班前,工人为了工作进行设备的调试,或者下班后对工作场地进行清理时受伤,都可以认定为工伤。
第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例如,商场的保安在制止盗窃行为时被小偷打伤,这就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意外伤害。
第四,患职业病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比如,长期在煤矿工作的工人患上尘肺病,就属于职业病,应认定为工伤。
第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 不明的。“因工外出”是指职工由于工作需要到本单位以外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比如,业务员到外地出差,在拜访客户的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伤,就可以认定为工伤。
第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这里的“上下班途中”包括职工正常上下班和加班加点上下班的途中。不过要注意,必须是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事故才能认定为工伤。
此外,《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还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总之,工伤认定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谨的程序。职工在遇到可能涉及工伤的情况时,要及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网上约炮做三单任务被诈 骗了,自身会不会被拘留?
职工要让单位作工伤认定,需要向单位提供哪些材料?
交通事故赔偿款儿女可以分赔吗?
如皋盗窃金额达到多少会立案?
林地是否可以做临时建筑?
物业告业主不交物业费能赢吗?
未成年无证驾驶有违法记录会有什么影响?
宾馆未 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会怎样?
急诊合作医疗是否给报销?
事业编人员名下可以有个体户吗?
土地纠纷判决书多久能下来?
盗窃古文化遗址罪是如何定性的?
工伤磕掉牙该如何赔偿?
新增房产应纳的房产税包括哪些?
坐牢后受害人能申请几次强制措施?
侵犯死者名誉权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性传销有什么区别?
小产权房可以买卖吗?购买了小产权房该怎么办?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